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医学院张杰教授课题组在《Biological Psychiatry》杂

来源: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原标题:医学院张杰教授课题组在《Biological Psychiatry》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11月22日,厦门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张杰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精神病学领域的著名杂志《Biological Psych

原标题:医学院张杰教授课题组在《Biological Psychiatry》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11月22日,厦门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张杰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精神病学领域的著名杂志《Biological Psychiatry》 (SCI IF 11.5)在线发表了题为“CDK5-dependent BAG3 degradation modulates synaptic protein turnover”的研究论文(DOI: doi.org/10.1016/)。该研究从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入手,发现和阐明了细胞周期蛋白激酶5(CDK5)通过调控BAG3在维持突触蛋白水平调控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生发展中的机理。厦门大学医学院2012级博士生周杰超等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张杰教授为通讯作者。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神经系统疾病,AD的发生发展与衰老密切相关,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十分有限。因此迫切需要从AD致病早期入手,发现和鉴定导致AD神经功能紊乱的机制和靶点,为AD的早期防治提供基础。张杰教授长期从事细胞周期蛋白激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在本文中,张杰教授及其团队从高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入手,系统研究了CDK5在神经细胞中的磷酸化底物,鉴定出了在蛋白质量控制中发挥重要功能的BAG3蛋白是CDK5的全新底物。通过细致的研究发现CDK5可以磷酸化BAG3的第297位丝氨酸,并会导致BAG3的降解。进一步研究发现在AD病人大脑和AD小鼠模型中,CDK5的激酶活性和BAG3的磷酸化水平升高,而BAG3蛋白水品降低。为了深入研究BAG3在神经系统中的功能,张杰教授团队构建了在大脑中特异敲除BAG3的条件性敲除小鼠。在大脑缺失BAG3以后,小鼠表现出显著的认知功能障碍。基于此,研究团队在AD小鼠大脑中回补了BAG3的表达,发现可以显著改善AD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在分子机制上,研究团队发现BAG3可以结合HSP70稳定神经元突触相关蛋白,CDK5激活导致BAG3的降解会扰乱这一过程,从而加剧了AD致病过程中神经元功能的损害(如下图)。该研究发现了一条在AD致病早期调控神经元突触功能的新通路和新靶点,为AD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该研究是多个团队历时8年合作完成的,香港中文大学的周熙文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的Karl Herrup教授、美国Sanford-Burnham研究所的许华曦教授、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的卜国军教授,厦门大学医学院的文磊教授、张云武教授、赵颖俊教授、薛茂强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的袁增强教授等都参与了该工作。该研究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大学校长基金、福建省卫生教育联合攻关基金等的资助。

张杰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重大神经系统疾病(老年痴呆、抑郁症、自闭症、术后认知障碍)等的发病机制和药物开发研究。以CDK5为中心,系统探讨了抑郁和AD的关联机制,并阐明了一条神经炎症-细胞周期重启-神经元衰老-细胞死亡的调控通路(如下图)。相关成果张杰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发表在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Neuroscience, Neuron,Cell Reports, PNAS, Biological Psychiartry,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杂志上。

(医学院张杰教授课题组)

责任编辑:黄伟彬


文章来源:《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网址: http://www.gjjsbxzz.cn/zonghexinwen/2020/0904/436.html



上一篇:度洛西汀在疼痛治疗方面的应用
下一篇:大脑为啥有方向感?科学家发现“方向神经元”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投稿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版面费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论文发表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