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世界精神卫生日|@抑郁症患者家属,其实你能做

来源: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今天,10月10日,是 世界精神卫生日 。 #别怕有我#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来说说抑郁症。也许大家对它并不陌生,但其实要了解的还有很多。比如在抑郁症的治疗中,患者家属可以

今天,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别怕有我#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来说说抑郁症。也许大家对它并不陌生,但其实要了解的还有很多。比如在抑郁症的治疗中,患者家属可以成为治疗团队中重要的一员,这个你晓得不?

抑郁症患者那么多,了解它真的有必要

尽管抑郁症常常会出现在一些社会新闻中,但仍有很多人觉得它与自己的生活离得很远。那么,抑郁症是否真的比较“小众”呢?

国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 3.0% ~16.9%;大多数国家为8%~12%;亚太地区为1.1%~19.9%;美国2项普查资料显示,抑郁症的年患病率为5.28%~6.60% ;终 生 患 病 率 为 13.25% ~16.20%。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6.8%。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大约每14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个人是抑郁症患者。之所以我们常常“看不到”他们,也许是他们自己没能及时发现、没有到医院确诊;也许是他们存在“病耻感”,害怕公开病情会带来别人的异样目光;也许是他们不了解这个疾病的危害,还在倔强地自己扛……

如果,更多人了解抑郁症只是精神系统的常见疾病,更多人知道它可防可治,更多人能够平等对待、关心关爱抑郁症患者,我们共同为他们营造更“友好”的生活环境,会有1/14的人因此而受益。所以,每个人都该了解抑郁症。

抑郁症的典型症状是长期缺乏动力,表现为不愿意执行日常任务,并深深地陷入自己的抑郁情绪。作为精神科医师,面对患者时首先会通过药物等手段治疗抑郁症疾病本身。与此同时,还会积极建议患者和家属一起,通过多种辅助疗法提升患者的生活动力,这是抑郁症治疗中的关键一环。经过大量经验总结,目前已经有很多方法被认为是有效的,下面就一一介绍。

进行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一种自然的方法,可增加体内与改善心境有关的化学物质,从而使抑郁症患者更好地应对抑郁情绪,提升生活动力。

这个锻炼不需要专门寻找完整的时间,患者可以将锻炼任务分解在一天中的各个零碎时间。每日的锻炼内容可以包括:走路10分钟;拉伸运动;听音乐、跳舞 10 分钟;做 5 种不同的运动,每种2分钟等等。

通过制定这种现实可行的锻炼目标,可使抑郁症患者更好地完成锻炼任务。随着运动习惯的养成,患者会希望拓展新的锻炼方式,如参加锻炼课程或体能训练,均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促进人际交流

来自他人的支持能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并提升生活动力。让抑郁症患者意识到自己有社交圈,意识到有人关心自己,对寻找患者的生活动机有很大帮助。

对抑郁症患者来说,参加大型聚会或其他社会活动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应先参加一些小型团体活动,如看电影、喝咖啡、参观博物馆等,这类活动不会让患者产生焦虑和孤立感。

远离药物(毒品)、酒精

尽管精神活性药物(毒品)和酒精能够带来短暂的快感,但药物(毒品)或酒精滥用将加重抑郁症状。对于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来说,毒品、酒精与抗抑郁药的相互作用也会加重抑郁症状,并加大抑郁症的治疗难度。

帮他睡个好觉

抑郁症患者中,失眠是很常见的。而在治疗中,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又非常重要。当一个人处于抑郁状态时,其能量水平会有所下降。睡眠不足是影响能量水平的一大因素。睡眠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以每晚7~8小时的睡眠为宜。在此,我们提供一些改善睡眠的小窍门。

1. 白天的睡眠时间(午休)不应超过30分钟。不要晚上没睡好,白天来补觉,这样反而会加剧夜间失眠。

2. 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在同一时间入睡,同一时间醒来。

3. 形成规律的睡前习惯(如洗澡、读书)使大脑和身体放松。

4. 利用光线,白天的自然光线能够提高人的警觉性,而晚上的黑暗环境则提醒大脑进入睡眠状态。


文章来源:《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网址: http://www.gjjsbxzz.cn/zonghexinwen/2020/1030/485.html



上一篇:抑郁了?别怕,能治好
下一篇:治愈疫后焦虑,酷狗音乐和他们做了一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