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2021年北大医学孤独症国际论坛——社交行为与孤(5)

来源: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Young博士研究社会关系和同理心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并将其转化为治疗精神疾病中社会缺陷的方法。他的研究确定了催产素在的草原田鼠的一夫一妻制结合

Young博士研究社会关系和同理心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并将其转化为治疗精神疾病中社会缺陷的方法。他的研究确定了催产素在的草原田鼠的一夫一妻制结合和安慰行为中的作用,并正在探索催产素对孤独症患者脑网络交流的影响。他还研究灵长类动物(包括黑猩猩、恒河猴和一夫一妻制的蒂蒂猴)的大脑催产素系统。Young博士的著作《我们之间的化学:爱、性和吸引力科学》探讨了大脑化学如何从各个方面影响我们与他人的关系。

报告题目:

Invisible Barrier: Aberrant Auditory and Speech Processing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看不见的壁垒:孤独症儿童的异常听觉和语音信息加工

于洛迪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特聘研究员

于洛迪,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特聘研究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言语、语言及听力科学博士,她的研究使用行为和神经行为学方法考察孤独症个体的基本感知觉和语音信息处理,重点关注不同语言背景儿童。她的工作还涉及孤独症公共知识宣导和社区整合。于博士的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成果发表在Autism 和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等国际学术期刊。于洛迪博士现担任国际孤独症研究学会(INSAR)早期职业委员会中国区代表。

主办方

于翔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北京大学医学部孤独症研究中心主任

大会主席

于翔,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孤独症研究中心主任。本科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获英国剑桥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博士学位,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2019年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调节大脑皮层神经环路形成与可塑性的分子机制,及孤独症的发病机理。长期目标是解析基因与环境因素调控脑发育与可塑性的关键分子与环路节点,并将其应用于孤独症等发育性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通讯作者研究论文发表在Cell、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等国际学术刊物。曾获国家杰出青年、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北脑学者、上海领军人才等荣誉。现任Journal of Cell Biology、eLife、Autism Research等期刊编委。

易莉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员

大会副主席

易莉,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麦戈文脑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现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获学士学位。2007年获美国杜克大学心理与神经科学系发展心理学硕士学位,2009获该系博士学位。2009年6月加入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先后担任讲师及副教授。2015年2月入职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易莉研究员多年来致力于孤独症相关研究,采用临床研究结合认知的方法,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核心障碍及其相关的认知过程的机制展开系列研究。易莉研究员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以及广东省科技计划等项目。她取得了多项重要的原创性成果,以第一或者通信作者在国际重要期刊发表30余篇论文,包括Chil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Developmental Science、Autism Research等发展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国际学术期刊。入选了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 达沃斯论坛青年科学家,及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并获得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成果奖)。

张嵘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副教授

北京大学医学部孤独症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

北京神经科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大会副主席

张嵘,儿科医学本科背景,神经生物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教授,北京神经科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从事孤独症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13年,研究关注孤独症发病机制与诊疗手段。承担多项国家与省部级项目及孤独症的国际合作项目,发表孤独症相关中英文论文与综述近40篇,牵头主编国内第一部从神经科学视角解读孤独症的专著《孤独症谱系障碍—医学前沿与研究进展》,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开设孤独症选修课,并负责编写孤独症的PBL教学案例,进行临床前教学。在孤独症领域研究成果获得美国发明专利1项,国内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3项,量表著作权1项。是北京神经科学学会孤独症专业委员会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孤独症研究中心的联合发起人之一,并担任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孤独症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孤独症儿童机构联盟的常务委员,多次组织孤独症国际论坛与公益活动。


文章来源:《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网址: http://www.gjjsbxzz.cn/zonghexinwen/2021/1013/761.html



上一篇:2020年的精神分裂症诊断和治疗趋势
下一篇:关于济宁市卫生健康市级重点学科(公共卫生领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投稿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版面费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论文发表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